今年以来,IPO阶段性收紧的力度超出了预期。
* **放大收益:**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投资收益,让投资者获得比自有资金更多的收益。
据统计,截至7月14日,年内终止审查的IPO企业已经突破了330家,并且从每周新增终止审核的企业数量来看,这一趋势大概率仍将持续。
年内336家公司IPO终止审核
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7月14日,沪深北三家交易所年内终止审核的IPO企业达到了336家,较上周统计时增加了12家,与2023年相似时段同比来看,增幅超过了140%。
具体而言,上交所年中IPO终止审核的有127家(主板69家,科创板58家);深交所终止审核的有156家(主板49家,创业板107家);北交所终止审核的有53家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企业是在过会相当长一段时间后选择了撤单,如国地科技、麦驰物联、思客琦、康盛生物等,均过会一年有余,期间始终未能提交注册。
从IPO终止审核的原因来看,最多的还是发行人撤回材料,这一数量达到了332家,占比高达98.81%。而高撤否背后的原因或较为复杂,综合来看主要有五点:
①审核政策收紧,如提高现场检查覆盖面等,严监管下,部分存在“突击式分红”等问题的企业选择了撤单;②上市门槛提高,今年以来,主板、创业板IPO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有所提高;③多因素导致的企业业绩波动,以致企业IPO受到阻碍;④部分企业因引发市场争议或舆情后撤单;⑤因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问题所致。
目前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,各板块在审企业共369家,按照目前趋势,排队企业年内大概率将跌破300家。具体来看,各板块在审企业数量差异较大,其中上交所有102家(主板60家,科创板42家);深交所有156家(主板41家,创业板115家);北交所有111家。
值得注意的是,年内新增申报企业依旧维持在极低水平,今年新增申报企业仍为32家,其中北交所30家,上交所科创板与深交所主板各1家。
IPO撤单潮波及多家券商机构
值得注意的是,因IPO撤单潮,不少券商作为保荐人受到波及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,因撤材料导致IPO终止而波及的券商至少有54家,且“集中度”比较高,撤单的保荐项目数量居前十的券商,合计共有197家项目终止,占比达61.56%。
撤材料终止IPO最多的券商是中信证券,超过了40家。此外,中信建投(601066)、海通证券、中金公司(601995)、民生证券等,具有20家以上保荐项目撤单。其他终止数量超过10家的还有国金证券、华泰联合、国泰君安、招商证券、开源证券等。
IPO明显降温,保荐机构的钱袋子也缩水了。
2024年上半年,A股共有44家公司上市,由21家券商保荐,发行费用合计31.17亿元,其中21.74亿元给了保荐机构,同比缩水83%。
目前,IPO撤单潮仍在继续,正在排队的IPO企业背后的保荐机构能否赚到钱还有待观察。